bet365足球赌博  > 林业资讯  > 林业动态

内蒙古:为沙化做“减法” 为绿色做“加法”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板  发布时间:2017-08-11


      居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的殷玉珍与毛乌素沙漠"斗"了32年,曾经的毛乌素沙漠风沙一刮就是50多天,堵得门都推不开。她坚持做一件事:种树--从600棵小树苗到将7万多亩黄沙变成绿地。
  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占全区总面积的52.2%,沙化土地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(县、区)。
  过去,总有人笑话殷玉珍太"傻":渺小的植株又怎能抵挡黄沙的侵袭?
  这位"绿化女状元"的确经历过失败。种庄稼,总会被风沙埋起来;因为缺水,需要没日没夜地挖井,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;和丈夫手植的5万棵杨树,被一场沙尘暴毁于一旦,连自己都险些丧命......
  可是她觉得,"宁可种树累死,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"。历经磨难,她最终探索出了一条人工防风、固沙、栽树的可行之道。
  殷玉珍一个人植树,带动了百余户家庭造林。树种多了,风沙少了,鸟儿来了,灌木站稳了脚跟,庄稼越长越好。慢慢地,"沙进人退"变成了"人进沙退"。一座座生态园、造林公司涌现出来,不断有农牧民做起了生态修复和沙漠旅游产业。
 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,也用相似的思路治理风沙,不过,植树的主角是飞机。
  阿拉善盟聚集了巴丹吉林、腾格里、乌兰布和三大沙漠,是中国沙尘的源头之一,生态脆弱区占总面积的94%。
  上世纪80年代,阿拉善左旗进行飞播治沙造林试验,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不宜飞播造林的论断,总结出一条适地、适树、适时、适量的实用技术,对腾格里、乌兰布和沙漠边缘进行生态治理。
 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文民说,飞播、网格化、种树固沙等方式,让沙漠移动放缓,效果明显。据阿拉善左旗林业局副局长杨晓军介绍,截至去年年底,当地已累计飞播造林499万亩,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长250公里,宽3~10公里的阻沙带,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5~6米。全盟每年沙尘暴天数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10~20天减少到3~9天,实现了风沙从"一年刮两次,一次刮半年"到"刮风不再起沙"的转变,有效阻挡了沙漠前移。植被由飞播前的5%~10%提高到30%~40%,沙拐枣、花棒等物种盖度和种类明显增多,形成了"绿带锁黄龙"的壮丽景观。
  杨晓军称,在飞、封、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中,阿拉善每年生态治理面积达100万亩以上,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。
  一方面是用现代化的方式绿化造林,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天然草原恢复与治理。
  内蒙古草原自然区域占中国草场面积35%以上。什么样的草可以在沙化土地上存活?许多农牧民心中都藏着这样的疑问。
  "有好的草源,才能有好的畜牧业。"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执行总裁高俊刚的想法是,围绕"草、草原、草产业"做文章,开展生态修复、种业科技、现代草业三大产业线,通过调研每一个地方的土壤类型、水土情况,掌握该区域环境中最适宜生长的草种,针对特定土壤,选育原生性植物种类量化配比,恢复完整生物链条,"用一方植物修复一方生态"。
  这家坚持20年收集草原种子资源的企业,目前已拥有草种资源1700多种、8000余份,土壤1.3万多份,涵盖了荒漠化地区、盐碱地地区、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植物和土壤种类,成为国内最完备的草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。在此基础上,他们构建了"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"。西至阿拉善盟,东到呼伦贝尔市,锁定平台列表上任一经纬度草种的分布区,就能查询相应的环境科研数据集,可为相关部门提供生态治理方案,可以指导农牧民作业。
  "生态最主要的是平衡。"高俊刚总结了退耕还草的相关经验,"要适地适情研究生态修复,找到适合当地的品种用在当地,才能经得起自然的检验。"
  致力于对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进行治理的亿利资源集团,研发了100多项生态种植与产业技术,培育了1000多个耐寒、耐旱、耐盐碱生态品种,组织农牧民合作推广种植,并向海外输出转移生态修复技术。近30年来,亿利在内蒙古治理沙漠1万多平方公里,形成了以生态修复、绿色能源、健康、旅游为代表的千亿规模的沙漠绿洲经济产业。
  2012年,呼和浩特市委、市政府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,关停取缔了沿山268家污染企业。土地沙化、植被破坏严重的大青山前坡,重新栽植上了乔灌木、牧草和生态景观林。通过草原生态修复建设,位于呼和浩特大青山南坡的呼和塔拉的近1.8万亩草原,已恢复成近似原始的植被面貌,成为距首府最近的自然草原观光区。
  为了加强天然草原的恢复与治理,内蒙古自治区不断推出并落实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。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,10.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了保护范围,禁牧休牧4.05亿亩、草畜平衡6.15亿亩。全区每年完成草原建设4500万亩以上,天然草原生态逐步好转,植被盖度达到44%,比"十一五"末提高7个百分点,已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最好水平。
  在荒漠中植树造林,在城市中打造绿带。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不懈致力于生态治理,京津风沙源、三北防护林、天然林资源保护、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先后实施。70年来,内蒙古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"双增长"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"双减少"。
  不知不觉,在那片由黄变绿的土地上,殷玉珍的绿洲治沙造林公司和玉珍沙漠绿洲生态园也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。如今,她和丈夫依旧每天背着铁铲,牵着6岁的孙子走向远方的沙头,去拓展更多绿色。(记者 傅晓羚)

信息来源:中国青年报 | 责任编辑:bet365足球赌博管理员